不留廣告預算的品牌,營銷等于自嗨
2018-05-14 點擊量:
做營銷的金主爸爸,每年都會有一定的預算投入。這些費用,用得多的一般就兩個部分,一用于產品升級換代;二是用于品牌及市場推廣。但是,在做預算分配時,很多品牌往往會專注于產品和營銷物料,而真正安排在推廣上的預算費用,是少之甚少。這種不合理的預算分配,使得很多千辛萬苦定制出的營銷規劃,最后都是無疾而終。
之所以很多品牌難以成長,甚至是越做越差,多半問題都出在這。在我看來,任何一個品牌做營銷,都要預留充足的廣告預算。唯有如此,才能把精心打造的產品,以及群策群力定制的營銷方案,以最快速度、最佳方式,全面深入地傳遞給用戶,并真正讓用戶接受和認可,從而借此提升品牌的認知度和美譽度。我相信,合理預留和支配廣告預算的品牌,其投資回報效果都不會差。
很多品牌方的朋友告訴我,只要有好的創意,就算沒有廣告預算,也能吸引用戶的關注,并最終把營銷做好。其實不然,說這話的品牌,幾乎都做得要死不活。我們姑且不說這些品牌能不能做出創意,就算有,光靠朋友圈等自媒體,也難以奏效。百雀羚去年火起來的第一個創意,據說一早就在微信公眾號做了推廣,就是沒有一絲動靜。最后還是借助媒體大號的廣告能量,才使其創意迅速得以蔓延。所以我認為,沒有廣告,再好的創意,也會埋沒。
現在很多品牌的營銷行為,經常被人開玩笑的說成是自嗨。其實,這么說的朋友,已經算是口下留情了。在我看來,這根本就算不上是營銷,而是無謂的閉門造車。而且我認為,沒有強烈推廣意識的品牌,也做不出好的創意。因為,好的創意,都需要特別強烈的推廣欲望。那些嘴上說以創意出奇制勝的品牌,最終做出來的,恰恰都是廣告。這些廣告,沒有吸引力,又沒有推廣渠道支撐,根本就無法滿足正常的營銷需求。
其實,提倡預留大比例的廣告預算,并非純粹的為廣告人吶喊,而是基于兩方面的考慮:一是提升創意質量;二是加速創意全面、深入的擴散。我認為,只有做到這兩點,才能把營銷做出價值,并實現價值變現。
當下廣告預算的分配,需要考慮創意打造和媒體投放兩方面,這和過往的預算分配思維有所不同。因為,如今的廣告傳播,已不再是單純的投放模式,而是系統的創意+整合模式。只有好的創意,再整合合適的媒體資源,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傳播效應。當然,品牌處在不同的階段,廣告預算分配也有所不同。接下來,我們就來談談預留廣告預算,對于品牌營銷的重要性。
一是留預算,等于留了名氣
品牌要有知名度,光靠自身吶喊助威,是很難見成效的。因此,這就需要借助不同的營銷手段,迅速建立起品牌的影響力。而品牌要成名,自然就離不開廣告的催化作用。我們熟知的有名氣的品牌,都有各種各樣的廣告投放。而且,名氣越大,投放的廣告也就越多。縱然預算多少不能直接決定名氣大小,一旦沒有廣告預算,品牌要被大眾認知,幾率小之又小。雖說品牌建立認知和影響力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和底蘊沉淀,但是這其中沒有不間斷的廣告支持,根本就無法實現。所以我認為,沒有廣告預算的品牌,投入的時間越長,也越容易被市場埋沒。
二是留預算,等于留了人氣
沒有人氣的品牌,要想提升業績,幾乎是天方夜譚。我們很多品牌,以為品牌打響了,就無后顧之憂。殊不知,這種建立起來的影響力,并不能直接轉換為銷量。因此,這就需要相應的廣告預算,用于和用戶的對話溝通。只有通過不斷深入的互動、交流,品牌才能獲得用戶的認可,并在他們心目中建立深刻烙印。唯有品牌的人氣提升了,才能帶動銷量的提升,并建立起穩定的忠誠度。所以,成熟知名的品牌,都有超高的人氣,只要其有什么營銷動作,都能快速轉化為勢能,并快速完成變現。因此我認為,留廣告預算經營人氣,已是當下品牌營銷的重中之重。
結語:不留廣告預算,等于終結營銷。任何做營銷的品牌,都有充足的廣告預算做支撐。只要廣告預算合理分配,我們的營銷才會做得有聲有色,并快速提升品牌的名氣和人氣,從而推動品牌長久發展,永葆生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