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前,跳一跳在春節期間接入了第一個廣告——麥當勞;3月1日到3日,“跳一跳”上線了第二個廣告——耐克鞋盒。傳言稱,耐克為了投放這三天廣告,花了天價,而且這兩個廣告品牌都是由張小龍親自挑選的。
據微信方面介紹,品牌投放跳一跳廣告后,可支持以下權益:定制專屬品牌盒子,跳上去之后基座皮膚會發生變化,停留還可獲得20分加分,同時彈出特效動畫。定制音效——小人跳躍至品牌盒子上,可提示出現品牌音效,小編已經隱約聽到了“有了肯德基,生活好滋味”。
而且,廣告期間,品牌還可以獲得來自微信廣告官方IP授權,借跳一跳IP進行品牌公關宣傳。相信這點對于廣大商家來說,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。但對于各位廣告金主來說,跳一跳1天500萬的天價真的劃算嗎?
雖然微信方面表示,跳一跳是一個天然的流量平臺,累計用戶量高達3.1億,日活躍用戶量超過1億。但對于商家來說,廣告的創意不足,只是簡單的品牌露出,甚至沒有產品展示,品牌方也不能進行文案宣傳,沒有發揮出來品牌方最為關注的社交和轉化。另外,對于“用完即走”的小程序來說,用戶留存率低一直是一個問題。
喜歡玩跳一跳的小伙伴這兩天可能發現了,跳一跳居然有印著耐克的Logo的基座,玩家跳到基座上就可以加20分——這類加分設計在跳一跳中還出現在唱片機、下水道井蓋、便利店等基座上。
對廣告商而言,除了要考慮“跳一跳”的壽命問題,還要慎重考慮廣告合作的形式。“跳一跳”提供的廣告展示解決方案有很大局限性:品牌方并不能加入過多的文案進行宣傳。就拿耐克的案例來說,耐克的鞋盒并不能點擊到外鏈,就只是個鞋盒而已。以及,當以后同時植入大、小品牌的廣告時,“跳一跳”的算法能不能保證合理的品牌(尤其是小品牌)曝光率。
像小編這種最高只能玩到100分左右的人來說,能看見的廣告不會高于3個的。
可能就像張小龍在2018微信公開課pro上說過:“跳一跳這個游戲其實我們只是把它當成一個Demo來做,其實是微信新版本里為了體現微信的小程序、小游戲這樣一個平臺的威力。”說到底就是一個簡單的嘗試,或者給開發者某種程度上的激勵而已。
但很多網友表示,已經不玩跳一跳了。跳一跳廣告這個生意能持續多久呢?各位機智的網友們,你們覺得呢?